“苏城无诈”校园网络诈骗络安全知识
一、常见的诈骗手段
诈骗犯罪团伙采用的手段、方式五花八门,花样百出,各种骗术都有。经分析研判我市目前常见的通讯网络犯罪诈骗手段主要有八大类:
1、网络购物诈骗。
这是我市目前最常见的诈骗手段。诈骗分子通过互联网信发布极具诱惑力的车、电脑、衣物等物品低价转让信息,一-旦受害人与其联系,
即以“缴纳定金”、“交易税手续费” 等方式骗取钱财。或者冒充淘宝网等知名电商网站客服以“系统升级订单出错”、“支付失败”需要退款等为借口,骗取当事人的银行账号信息和交易验证码进而实施诈骗;
2、冒充公检法类电话诈骗。诈骗分子先冒充10086或者各大银行、邮政快递等客服拨打受害人电话,以当事人在异地办理的银行卡、医保卡、贷款、手机和电话等恶意欠费或者违规套保,又或当事人的邮件包裹出现问题被查扣等等借口告知当事人,引起当事人的关注后,然后帮助受害人转接到当地“公安机关电话”,接着所谓办案人员又电话告知当事人涉嫌洗钱、贩毒等等犯罪,威胁对当事人的资金进行审查、冻结等,从而进行转账汇款诈骗;
3、做网络兼职刷信誉诈骗。诈骗分子在网络.上以招聘人员做兼职刷网店信誉后返现并付佣金为名,诱骗当事人在网上点卡商城购买点卡,然后骗取卡号、卡密再予以销赃获利。这也是我市目前高发的诈骗手段;
4、冒充公司、单位领导和高校教师、房东等熟人电话诈骗;
5、冒充医保处、计生办、民政局、残联工作人实施的医保、生育和残疾补贴电话诈骗;
6、冒充移动公司、银行客服发送积分兑换短信诈骗。诈骗分子利用改号软件或“伪基站”冒充移动、银行客服号码,群发短信给市民,以“手机号、信用卡积分即将过期,需要马上兑换,或者银行卡密码器失效需要升级”等.理由引诱当事人点击含有“钓鱼”网站的链接,盗取当事人的银行卡相关信息实施转账诈骗。
7、盗取QQ号码冒充熟人诈骗和利用QQ号码冒充公司领导要求会计转账诈骗;
8、虚.假的电话、短信、网络中奖诈骗。
二、警方教大家--些具体的防范措施
首先大家要尽量提高自身安全防范意识,对陌生人提出涉及钱财物、银行账号(卡)、短信网络中的陌生链接等提高警惕,注意先仔细甄别,最重要的一点是一定不要将自己的个人信息、银行卡相关信息告诉陌生人:对当前常见的冒充公检法办案电话诈骗这种手段,公安机关再次声明公检法机关没有设立所谓的“安全账户”。
凡是要求当事人将资金转到所谓的“安全账户”的,或者要求*****相关信息的,再或者要求当事人进拿着银行卡去银行ATM机操作的,均为诈骗;尽量不要点开任何信息中的陌生网址链接,防止被植入木马病毒,对接收到的“10086”“955XX”等号码发来的积分兑换类短息,可以通过登录掌上营业厅或者拨打正规银行客服热线进行咨询,不要轻易点击短信中在链接;有自称学校领导、老师、同学等身份通过QQ、微信、短信、电话等方式以种种理由要求你转账时,一定要谨慎,先见个面或者打个电话核实下;要牢记“天上没有白掉下的馅饼”,保持在任何方式通知你中奖这个“馅饼”面前的警惕性;政府部门如果有按政策发放的相关补贴,会按照规定办理,有着严格的流程,不会直接电话通知当事人拿着银行卡去ATM机转账操作;做网络兼职刷信誉本身就是--种违规的商业炒作行为,存在非常大的风险,极易被不发分子所利用,上当受骗在几率很大,这种赚钱方式不可取。
账号+密码登录
还没有账号?
立即注册